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5 08:36:23

每天做地铁 发表于 2024-11-14 11:11
和孩子的交流真不错,我都多来取经👍

欢迎欢迎,一起交流。

太公共的论坛,比如某书之类的,一不小心就被熟人发现了,
所以我在咱们的小众论坛挖个小树洞,记录下孩子的日常——虽然高中生的日常我都了解的很少了,
能记点算点吧,
偶尔也需要回顾下。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5 08:46:05

这两天,R校和Z校的同学家长都分别找我聊了聊天儿,
去了R校的俩,一个跟我们初中同校,妈妈后悔中,觉得压力太大,还是更适合小Q的学校;一个初中不同校,历次统考分数跟小Q都是上下1-2分的浮动,妈妈惊叹,周边的人都在攒班,各种资源各种贵,更感慨原来学校老师抓的并不紧,都靠自己跑;
去了Z校的是原来的小学同学,进入了实验班压力超级大,跟初中就在Z校的差距较大,问了老师,居然建议上课外,问我哪里有好的课外资源。

我有时候想想,想R、Z这样的学校,最牛的是提供了个牛娃集散地,适配对应能力梯度的学伴儿,让家长和孩子自己跑起来——不多评论,毕竟小Q是放弃了去R、Z,我们选择了相对轻松的地方,虽然我有时候觉得这边孩子们也很卷,但比起R、Z,还是相对宽松一点。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7 21:50:13

昏天黑地加了两天班,
研学回来的娃继续食堂、食堂、食堂,
到周日下午终于跟老板说我回去在家加班吧,
孩子研学回来一直吃食堂呢,
晚饭蒸了同事给的八只大闸蟹、家常豆腐、清炒油麦菜、杂拌凉菜、腐皮娃娃菜荷包蛋汤,
小Q和他爹吃的不住嘴,最后居然只有三只螃蟹没吃了,其他全吃完了,
果然还是家常饭菜最受欢迎。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8 08:34:34

正是进入第二学段,
小Q主动找爹妈聊了近期的一些变动想法,
简言之,
物竞退、住宿退、加大语文学习时间。
细节的计划待本周执行一周后,再做调整与总结

每天做地铁 发表于 2024-11-19 15:40:12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8 08:34
正是进入第二学段,
小Q主动找爹妈聊了近期的一些变动想法,
简言之,


竞赛的路更难呢,记得上次学校家长会,数学老师很实在的说,参加竞赛的孩子付出太多了,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经历,而且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9 17:29:10

每天做地铁 发表于 2024-11-19 15:40
竞赛的路更难呢,记得上次学校家长会,数学老师很实在的说,参加竞赛的孩子付出太多了,需要占用大量的时 ...

我们本来就不走竞赛之路,
只是想着跟一年,磨练下毅力啥的,
但是现在跟的时间成本有点高了,
就有点犹豫了

四季有景 发表于 2024-11-19 17:39:03

竞赛的课时越加越多,
周末孩子跟我们讨论是不是放弃,
本来各种分析之后确定要放弃了,
我还问了之前已经放弃竞赛的孩子家长,
说是只要告诉老师就行,
结果小Q昨天去找老师说不上竞赛了,
老师劝了一个多小时,
说现在就回归高考路线没意义,
老师劝他坚持学一年,锻炼学习毅力、品质等等,
老师还说课内成绩太平稳了也不利于心态养成,
觉得竞赛的大起大落才适合养成心态,
觉得小Q学有余力就该干点其他的事儿,太闲了不是好事儿。

小Q有点被说动了,恰他喜欢的大学专业也跟这个学科相关,
孩子说要不要再坚持半学期,如果期末掉出5%-10%,就立即收手,
如果能跟上,就走完完整一年。
按照小Q当前的情况,坚持一年再回归,可能对课内成绩影响也不会太大。
Q爸比较希望,能把时间挪出一部分,干点其他的事儿,竞赛太苦太耗时间了。
而且小Q除了语文稍短板,其他科目很均衡,也印证综合高考比较合适。

老师还问每天其他科目作业能否完成80%,
其实还好,小Q目前作业还是能100%完成,
所以都觉得他还有余力 。
但我们难免有时候会想想,这十几个小时,用来拔短板,有多少短板拔不起来呢?
当然这也是理想态,如果不学竞赛,这十几个小时,能分给短板的估计也很少吧。
孩子也说今天会跟班导和语文老师都聊一聊,综合听取下意见,之后再做决定。
这一周就且上着,等周末再做定论吧。

四季有景 发表于 7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四季有景 于 2024-11-20 08:44 编辑

小Q跟班导聊过了,
大概意思是每周竞赛课程时间已有9小时,
建议课后减少投入,做完课后作业就不要再额外投入了。
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后半学期跟着上,不再反复纠结了。

因为竞赛要继续上,时间会更紧张,
那么住宿也就继续保留了,
比回家还是相对节省点时间。
至此,上周末讨论的竞赛和住宿两个问题,
暂且告一段落,
下一次再讨论,待到期末后!

四季有景 发表于 7 天前

这学期体育选的攀岩课,
小Q从小体质一般,
小时候也没咋玩过这些,
这学期开学,他犹豫着要不要选足球,
我跟小Q说,乘着才高一二,有时间,
选自己想选的想玩儿的吧,
最后选了攀岩,
一个学期的体育课,上的很是开心,
学校攀岩馆的各条路线,目前都已经能熟练往返了,
开心!

四季有景 发表于 7 天前

一大早,老Q发过来一堆他的想法,且驳一驳他:
1、物竞放弃的红线:
1)整体压力过大,对学习状态、身体状况或心理产生明显影响。
2)对其它科目影响较大,如语文无瑕顾及,英语不能提升能力反而变成新的短板。
————这没啥说的,真这种情况,立即放弃,回归课内。

2、清华综合强基的要求:竞赛省一必需同时总成绩排名靠前,拿到优秀评级。
————就我们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情况,同时说除了上课+完成作业,不再多花时间在竞赛上的,省一太遥远。

3、整体原则:最多只学高一一年,避免沉没成本过高,不要因为竞赛拉低综合成绩,导致两边都丢。
————综合成绩必须保障,跟1是一个问题。

4、特殊情况考虑:假如高一升高二时进入省队,是否继续投入?
————只能说老Q想多了,今年学校进入省队的好像是6个孩子,清一水直升娃,也许前几年非直升的偶有到省一的,也是天赋+初中就涉及到竞赛相关的学习了。

每天做地铁 发表于 7 天前

考虑的真细致。

四季有景 发表于 6 天前

小Q又住回学校去了,
每天晚上也不用掐点去学校门口等娃
——其实娃也不需要我们等,走回回家也就五六分钟,但是爹妈很珍惜这几分钟时间,想接娃顺便聊一聊。
也不用每天晚上看他回来就一头扎进手机、电脑,看着心烦了
——其实在学校也一样看,只是眼不见心不烦罢了
但是,过了这两三周娃晚自习后回家的日子,
突然的,就是不适应了,
一个晚上洗了两趟衣服,
刷了两双鞋子,
准备了次日的早饭,
都还不到睡觉的点儿,
老Q也来一句:怎么突然觉得不适应了呢?
呵呵,这就是爹妈吧!

四季有景 发表于 5 天前

上周末跟小Q每周一聊的时候,
小Q还有个困惑:“为什么要记笔记?我的书都是空白的,不知道该记什么”,
恰D爷今天的文章,讲记笔记,他说:
-----------------------------------
上课时“手里有笔、笔下有本”就是让你随时写写、练练用的,并不是用来记笔记的。
你想啊,如果你头脑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知识理解不了,全靠记下来试图“课下再看”,这可能吗?
你课下没有更多的时间啊!不如课堂上先好好跟上思考,想不通的及时提出来讨论,现场把问题解决透为好。
-----------------------------------

再想想与记笔记类似的工作吧:
每次与甲方交流,或者各类项目评审会,
我主讲,让小同事们做好记录,
会后落地工作,还是需要小同事们做的,
今年因为发生过几起最终任务遗漏的情况,
我开始着重观察他们的记录,
哎,真的是,几个人综合起来的记录,还有遗漏的,
想我年轻的时候,都是边讲边记,不用多记,有个好记性+几个关键词,
基本就没发生过类似的情况。

记笔记,要学会怎么记,
脑子里也要跟得上速度,不能事无巨细全抄录,
但是划拉下来的关键词一定是有助于自己记忆理解的,
在记录的同时,心里快速过问题,
哪些理解了哪些需要有疑问,哪些需要进一步确认,
这也是一种能力!

四季有景 发表于 前天 17:41

周末跟小Q聊天儿,
小Q又说起化学学的有点不明白,
问小Q有没有找老师去答疑,
他有点小委屈:没时间去啊!
算算也是,周3-5投入到物竞上,
有一点点的时间都要赶紧赶作业,
只有周1、2课后还有点时间,
但因为竞赛课占时,这宝贵的两天课后要分给其他几科,
确实不太够用。

小Q自己分析,
生物现在能听得懂,课内问题不大,
数学只要把作业做了,不需要额外时间加持,
英语暂时也跟着课内,按照老师要求做了就好,
语文需要加强的是古诗词鉴赏和作文,
但是他的时间导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反复修改作文,
所以初步考虑古诗词鉴赏的书抽空先看着,
议论文的材料也先每周看个2-3篇,
比较头疼的就是化学,
感觉有点瓶颈,但是时间不够的情况下也无法继续投入太多,
希望能稍微加大一点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难题加持来提升,
虽然我不赞成,我更希望是基础打牢靠了,
但是作为一贯信任“南墙是最好的老师”的妈妈,
我同意按照他 想法做,
小Q说想要买在同学那里看过的经典名题解析,
我给 下单了,
同时,我推荐高妙的化学思想指引,
我觉得他可能需要哪里撕破一点窗户纸就能解决现在的问题。
周日,高妙先到货,小Q看了俩小时,
告诉我把经典名题解析退了吧,
他想要的正是高妙这样的教辅。
看看,老母亲还是了解娃的需求的!

四季有景 发表于 前天 17:44

这届高三期中统考,
区排500内的本校占了80+,
预估在六校中排二,
很好的成绩!
祝贺学长学姐们!
希望他们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四季有景 发表于 前天 17:56

周六上午,在线培训三个半小时,
挂着耳机同时给去学校上课的小Q做午饭,
吃了一周食堂的孩子,周末还是想吃家常饭的。
午饭是家庭版的铁锅炖——土豆干豆角干平谷炖排骨、清炒菜苔、猪肚鸡汤,
晚饭用特意多留的猪肚鸡汤煮了面条,凉拌了黄瓜豆腐丝;
周日午饭娃娃菜肉丸子烩菜、鸡丁炒杂蔬、虾干泡软后略炒了炒加入开水炖出奶白的底汤,然后加入紫菜豆腐汤做一锅快手汤;
晚餐胡萝卜牛肉包子、黑米大米二米粥、炒了小白菜。
两日孩子都吃的超级开心,可怜的食堂娃,真的是很容易满足。

周末,我已然是过着家庭主妇的生活了。
过去多年加惯了班的人,现在周末一是因为小Q上学,搬家离公司太远,觉得不值当往返六十公里去加班;二是孩子成天吃食堂,也不忍心周末让娃继续吃食堂。
但是,内心里就很纠结,
感觉自己一天什么都没有做,时间就过去了,
有一种陷入在时间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的感觉。

我想,除了时间规划之外,
我要接受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不同吧,
在小Q高中这三年,照顾好孩子,
也是很重要的事项!

四季有景 发表于 昨天 09:18

全文摘自笃爷公众号

--------------------------------------------------------------------
【高一】赛道很多,要认清自己,做好取舍

课余跟一些同学聊天,有的新同学对学校的不适应居然是——机会太多、眼花缭乱、难于选择。
多一把尺子,就多量出一批好学生。
这是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加德纳的观点。
个人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算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的教育理论中,最有价值的两个。
学校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宽阔的发展平台。现在,几乎全北京的孩子都知道,在十一学校比较民主、自由,可供选择的机会较多。
机会多了,要学会选择。
选择,就意味着有些机会必须勇于放弃。
名师大讲堂、名家大师进校园、校园影院都安排周三下午,一些学生社团也在周三下午开展活动,你没有分身术,最多选择一项参加。
这个不用我教你,你本来就会。
这里要说的是,当一些活动不是安排在同一天时,是不是我们就要“因为它是学校安排的,机会难得,尽可能参加”呢?
我看不必。
这个活动是你真正需要的吗?它适合你不?
你是因为自己发展需要,还是因为好奇,或者是无聊才去参加的呢?
学校在评优条件里并没有写着“必须参加每一次名家大师活动”,而是只要求了很少的次数。
况且,很多活动都仅属励志教育,如果你早就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又不是你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就不一定要参加了。
选择了,就一定要认真对待。
而不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过去曾经有这样的同学,高一阶段学数学竞赛;进高二后,慢慢觉得数学“越学越深、越学越难”,于是转投物理竞赛。
学了两个月后,又要来学化学,跟我商量,我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绝了他。
“你这样的叛徒,学什么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逃跑”。
结果人家又去生物教练那儿“磨”:
“**同学智力还不如我呢!他去年跟着高二考生物还得二等奖呢!所以我应该也可以。”
生物老师被他打动了,于是收留了他。
最后还不错,应该是主要拜教练的经验所赐,终于在高二获得了一个市级二等奖,圆了跟他的那位同学比的梦。
虽然晚了一年。
这样的人,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只冲着结果去学,想投机,不知道学习最最重要的是刻苦、深入、默默付出,所以我说他“无论学什么,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他不知道刻苦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而只想看到好的结果,想“不劳而获”。
我这里不是说竞赛就一定要拿一等奖,而是希望你能:
通过竞赛的学习,切实理解做学问的基本要求,从中学会怎样读书、怎样思考、怎样寻找问题。
只有这样,你在竞赛学习中所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有用的。
竞赛课程培养出的能力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比如你是一个学习化学竞赛的,将来完全可能不是研究化学而去研究历史、研究政治,但你在化学竞赛课程里练就的思维能力、看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帮上你。
说到“选择和放弃”这个话题,还有必要在这里给一些家长进一言。
经常发现我们的一些学生非常忙碌,很多时候连基本的作业都不能完成,就不用说老师一般不做硬性时间规定的自学自研作业了。
“我妈妈听说有个老师作文指导特别好,于是让我们几个去听了”;
“我们家希望我将来从事经济类工作,跟着他们去听股票讲座了”;
“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完成妈妈规定的任务——写日记、写影评、参加摄影比赛……”
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教育最需要的是自由时间,孩子真正的发展需要自由意志。
近年来,在“全面发展”的旗号下,社会教育机构开设出了无数样的课程,难道我们都要孩子去学习一番吗?
肯定不可能!要有所选择,要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决定以学什么为主。
他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已经9年,期间经历了若干轮次的选择与竞争。
事实表明,他在其同龄人中可能就是以数理、文化、逻辑占据优势的孩子,而高中阶段正是他需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提升文化品质、逻辑思维力的时期。
而我们大人天天替他安排了几乎全部时间,致使孩子疲劳不堪,连学习的主动性都彻底丧失了,还怎么做到积极发展?
有家长说“我们都是征求了孩子意见的”。
其实你那根本不是征求意见,而是诱导、甚至胁迫,常常利用孩子对未来的无知和害怕。
“我原来也是一直这么样学的呀!”
考试后,有同学前来求助。
“老师,我觉得自己挺用功的,为什么成绩不升反降呢?”
我问她“那你说说都是怎么学的?”
“我一直是那么样学的,上课、写作业、不会的就问同学、问老师。”
“那么,你觉得上高中后学习轻松了呢?还是紧张了呢?”
“跟初中差不多吧!”。
这就难怪成绩下降了。
初中的学习几乎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下,而高中呢?你每周有7、8节自习,几乎各科都加大了自学的要求。你是跟别的同学一样也上课了,也写作业了,看得见的工作都是一样的。
看不见的领域,就不是完全一样了——人家看书时看得慢、在深入思考、在质疑,你呢?
人家每道题都是独立思考到脑袋疼,你呢?
人家发下试卷后总是先把错的题目重新思考、再做一遍,最后才去问老师或者跟同学讨论,你呢?
人家自学自研过程中写出了几十个问题,你呢?
人家的自习课一直默默自学、课后每天安排很多时间用于解题,你呢?
你课上讨论时的参与度怎样?你都跟上了吗?别人发言你都能听得懂不?你课后作业遇到的困难多吗?你都是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的吗?还是一遇到困难你就去问别人?
高中的学习对你的主动性要求高了,别人都在努力积极地去研读教材、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而你还在“原地踏步”。
“一直都是这么学的”。
说明你对高中学习目标的理解不够到位,你的学习太过形式化,效率太低,这就是你自觉“已经挺用功了”而成绩不升反降的根本原因。
学习不仅需要态度,还需要一些策略。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另一些场合。
一些着急的家长,看到“老师不怎么讲课”而要求学生多自学,就自己出资请老师给孩子补课,试图“走捷径”,“让单元小考中稍微高一些的分数给孩子带来些许自信心”。
结果如何呢?期中考试一看,效果并不怎么好(不能排除有个别成绩进步的,因为毕竟孩子多学了一些时间,这样的学习效果持久吗?)。于是慨叹“全社会不都在这么补吗?”“怎么我们孩子就不灵了呢?”
的确,社会病了!全社会都在“补”。但是你看:
真正的顶尖高手都一定不是补课补出来的。
教育具有农业属性,孩子成长就跟庄稼的生长是一样的道理,得靠内力作用慢慢地长大。
我是农民出身,我知道庄稼生长需要肥料和水,但谁也没有看到农民天天去给庄稼施肥、浇水的。
有时候我们看见地里都旱得厉害了,可是大人们并不着急去浇水,因为只有这样,庄稼的根才能扎得深。
“我要学”,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动力。
“全社会都……”,“所以我也要那样去做。”是当代中国很多人的生活模式,因为大家从小所受的就一直是趋同性的教育。
再比如给孩子整牙这件事,本来孩子的牙齿长得并不太差,但是你觉得他应该达到“完美”,于是跟风去整了。
不管怎样,即使很健康的牙齿也得先拔掉几颗再说。
牙医说:给你拔牙,我付出了劳动,你得交费吧?
然后钢丝套子一上,你和孩子就都被那套子给“套住”啦!哈哈,来吧!三天一回、五天一趟,我牙科医生还很尊贵(据说在国外是挣钱最多的行当),周末不上班,你要做调整,就得请假……
确实,整完后孩子牙齿整齐些了,“似乎好看些”了。
我看过若干若干学生整牙前和整牙后的情况,都没有觉得有多大不同。
所以说,你们自己看时,往往主要是心理作用——因为花钱了、花时间了,所以一定会有变化的。
其实,除非极个别情况(天生牙齿畸形,影响咀嚼和脸部外形),这一套折腾对孩子的未来不会有多大的益处,还不如让孩子用这些时间多读一本书。
希望牙医看了不要骂我,我不是专门对着你们说的,只是举例说他们跟风这件事。哈哈。
人,学养、气质远比外表重要。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2024-2027】奔赴下一个山海--高中三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