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散人 发表于 2025-11-10 20:56
要最少两个机构或医疗团队出具诊断说明书
医生有时也很难判断病人生存期有多长,会不会好转。
我爸到最后那一个月,不到断气那一天,我总以为他能度过危险期好起来。
就怕滥用安乐死,或者生存意志被削弱时,使用安乐死。
本帖最后由 农夫散人 于 2025-11-10 21:17 编辑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11-10 21:01
医生有时也很难判断病人生存期有多长,会不会好转。
我爸到最后那一个月,不到断气那一天,我总以为他能 ...
肯定不能百分之百杜绝意外
或判断绝对正确的吧
我个人觉得瑞士的审批算非常严谨的了
患者本人意愿
是审批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我们的医疗
要偏向尊重家属意愿
农夫散人 发表于 2025-11-10 21:01
我恩师的情况
最终会是多器官衰竭而S
不安乐的话也撑不过两个月
到这个时候,生不如死。
如果是我,肯定希望安乐死,早点摆脱没有意义的痛苦折磨。
观海听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25-11-10 20:56
不指望能通过安乐s
但不抢救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以我50岁就写了预嘱给老公儿子
如果不能猝s,最后的 ...
现在有安宁疗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
牧歌 发表于 2025-11-10 21:17
到这个时候,生不如死。
如果是我,肯定希望安乐死,早点摆脱没有意义的痛苦折磨。 ...
安乐的本意就是提供人道主义
和不浪费医疗资源
但是怕死不想死又是人的天性
有的选择的话
就看个人抉择了
农夫散人 发表于 2025-11-10 21:22
安乐的本意就是提供人道主义
和不浪费医疗资源
但是怕死不想死又是人的天性
我恩师的情况
我是支持安乐的
观海听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25-11-10 21:22
现在有安宁疗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痛苦。
有人希望能苟活一天是一天
有人希望在还有尊严的时候离去
农夫散人 发表于 2025-11-10 21:27
有人希望能苟活一天是一天
有人希望在还有尊严的时候离去
我是坚决的后者
见过外婆病床无法自理的6年(92),曾经如花似玉的大舅妈最后面目全非地离去(88)…我觉得那些勉力的苟活都是凌迟。
观海听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25-11-10 20:56
不指望能通过安乐s
但不抢救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以我50岁就写了预嘱给老公儿子
如果不能猝s,最后的 ...
不抢救好像是可以的,只要明确说没钱不抢救,一般国内医院也就不抢救了
以前类似事,在网上跟人争论,自从有了AI,方便太多了
去年看了一个关于安乐死的视频,上海的一个姑娘,82年的,未婚未育,好像肾系统的病需要长期透析,父母离异,爸爸是一个退休教师,陪她去瑞士实行了安乐。爸爸曾经恳求女儿多陪他几年,女儿觉得自己太痛苦了,爸爸就尊重了女儿,父女俩去欧洲玩儿了一圈,然后一起去机构实行了安乐死,很心疼那个爸爸,那个爸爸很和蔼。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11-11 07:57
以前类似事,在网上跟人争论,自从有了AI,方便太多了
没什么好争论的
人是动态的
生活是动态的
社会是动态的
甚至官方政策也是动态的
任何抉择都是当时自己的最优选
观海听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25-11-10 21:38
我是坚决的后者
见过外婆病床无法自理的6年(92),曾经如花似玉的大舅妈最后面目全非地离去(88)…我觉 ...
患者有选择权是件幸福的事(不幸中的幸福)
就怕没选择权
小满 发表于 2025-11-11 08:46
去年看了一个关于安乐死的视频,上海的一个姑娘,82年的,未婚未育,好像肾系统的病需要长期透析,父母离异 ...
这个例子
成全是件很痛苦的事
无论哪一方的成全
农夫散人 发表于 2025-11-11 09:02
这个例子
成全是件很痛苦的事
无论哪一方的成全
是的,理解女生,也心疼她爸爸,她爸爸也80岁了,就这一个孩子。
小满 发表于 2025-11-11 09:10
是的,理解女生,也心疼她爸爸,她爸爸也80岁了,就这一个孩子。
换个角度看
女儿这个抉择是明智的
不然
苟活几年之后
重病的女儿+年迈自理能力低下的父亲
最后的境况更凄凉
国内的经济和大环境目前都达不到吧,瑞士毕竟发达国家,整个社会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要更为深刻一些,赞成在自己可以决定的时候离开,长期卧床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及早离去,特别是80岁了,我觉得也够本了
我看过一个案例,病人进医院后,家属的做法就是怎么让病人尽快离世,拖得不要太久。病人自身还有求生意志,但经不起拖,最后离世了。所以,在刚刚脱离贫困没多少年,文明还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地方,没法把安乐死合法化。许多人农村老人到最后几年,就喝农药了断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