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昨晚朋友情绪不好,打电话给我聊了三个多小时,她说哭了一场,憋不住了,只能找我聊。结果就是睡迟了,今天爬不起来。我跟她是有说不完的话,可能是比较同频,她说的我都懂,我说的她也懂。

满满的幸福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8-22 07:17
主要是脑子笨,估计是死记硬背考上大学的吧!

我以前对笨没有直观的认识,这些年终于通过接触,知道什么 ...

这种天生的智商上的差距也没办法

您的这位博士就不适合读博,他这样能做啥科研啊

青春飞扬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8-22 07:53
是啊!人是有差异的,智商差别客观存在。现在是大家都要考大学,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脑力劳动的。如 ...

是啊,所以80年代的人活得没现在这么焦虑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记得那时候高考,有个预考,提前就会刷点几个人不准参加高考,余下的看自己的能力了,考不上的就去种地或者父母提前退休孩子接替顶班,本科都是精英教育,大家都去找适合的赛道,现在扩招,一窝蜂都叫大学,除了那些好学校,很多三本的实在垃圾,混个文凭高不成低不就的,不明白国家当时大学为啥要扩招

施宜 发表于 4 天前

一切向钱看,教育产业化导致的恶果!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满满的幸福 发表于 2025-8-22 09:24
这种天生的智商上的差距也没办法

您的这位博士就不适合读博,他这样能做啥科研啊 ...

我昨天在他的数据里观察到一个比较令人兴奋的现象,帮他想了接下来怎么做,晚上把接下来的方向和怎么做发给他了。

如果是合格的博士生,老师给他指导方向,他就能够自己去查阅文献和相关知识,找实验方法,自己往前走了。

但是他不行,你告诉他怎么做,他还是会做错,第一是领悟能力太差,第二是不会看文献,思维懒惰,第三是动手能力不行,考虑事情也不周全,经常是犯低级错误,让人看了火冒三丈,因为他胡乱做实验就是在大量浪费我辛苦申请的经费。一个简单的实验,可能要重复五六次,才能拿到稳定的结果。而且吧,他做的数据还不可信,我怀疑他伪造数据。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青春飞扬 发表于 2025-8-22 10:00
是啊,所以80年代的人活得没现在这么焦虑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记得那时候高考,有个预考,提前就会刷 ...

国家当时扩招,应该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让高中生延缓四年就业。90年代后期大量国企倒闭或者改制,有大量工人失业,如果再加上高中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率就会很高。所以进行大学扩招,一方面延缓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另一方面大量培养经济活跃后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幸亏加入了世贸组织,经济活跃起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那些由于扩招进入大学延缓就业的学生们,也能找到工作了。

现在许多人对就业和生活的期望值都高了,造成了预期高于能力,大量不擅长脑力劳动的人也进入大学,出来不愿意从事蓝领劳动,需要脑力劳动的就业岗位就那么多,僧多粥少,这也是失业率比较高的原因吧!如果一个人进入大学混四年毕业,读硕士混三年毕业,这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吧!但如果比起高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在家无所事事啃老,造成社会问题,关到大学里再学几年,有利于社会稳定。反正,关在大学里的育人和生活成本,大部分是家庭负担,国家负担一部分,对于国家来说,没有多少损失,而且还算是提升了全民的教育水平。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施宜 发表于 2025-8-22 10:26
一切向钱看,教育产业化导致的恶果!

追求学历这块敲门砖,只是为了有敲门砖就业,但没有好奇心,不追求知识。学习的方法和目的都有问题。

我给一个硕士生一个课题,不推她,就完全没有进展。天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嘴皮子也很能说,但就是不能静下心来阅读文献和思考。我看她的目的就是混个学位,将来用这个学位去找工作。至于这三年学到了什么本领,她好像不怎么在乎。已经批评过她几次了,没有触动到她,没有效果。基本上是在浪费我给她的劳务费和经费。我问她,我们做病原的,给你一个病原,你有没有好奇心,这个病原基因组这么小,为何能引起这么大的危害?它就编码几个蛋白,你不想知道这几个蛋白是怎么破坏细胞和致病的吗?她完全没有这种做科研的好奇心和兴趣。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家有儿女 于 2025-8-22 10:59 编辑

今天海康威视涨了。

周末做的笔记,换仓到恒瑞医药和海康威视,判断是正确的,但是行动力不足,没有重仓这两支股票。

我有个毛病就是一涨就卖,这可能是跟想腾出一些仓位心态有关。所以呢,得考虑一下,是不是还要继续放一半仓位到防守股上,作为进攻股的现金储备。到目前为止,防守股还亏着钱。但是如果不买防守股,留着现金,我比较容易冲动,满仓到进攻股,这也是风险。买防守股是为了防止自己手贱,全仓进攻股,加大风险。

施宜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施宜 于 2025-8-22 12:45 编辑

你说的是在具体教学上遇到的困惑。

刨根问底的话,主要是改革是新路,需要摸索着前进。但是主导思想不能变,这个是根本性的。出现追求文凭学历之风,最初是要为了扭转僵化的体制和人员,后来被扭曲了,所谓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

只搞经改是导致一切向钱看的渊薮,而教育产业化就是由此产生出来的一条歪路。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但我那指导老师后来当了人大校长的纪宝成却反其道而言之:大学不但要有大师,也要有大楼:(

现在就是品尝恶果之时~~~

爱喝豆浆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8-22 10:50
追求学历这块敲门砖,只是为了有敲门砖就业,但没有好奇心,不追求知识。学习的方法和目的都有问题。

我 ...

所以这也是难就业原因之一。

学的无法致用,就是为了文凭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爱喝豆浆 发表于 2025-8-22 11:43
所以这也是难就业原因之一。

学的无法致用,就是为了文凭

其实就是没学什么真才实学,就是混毕业拿文凭。到社会上就业,手中是没有多少专业知识武器的。

青春飞扬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8-22 10:50
追求学历这块敲门砖,只是为了有敲门砖就业,但没有好奇心,不追求知识。学习的方法和目的都有问题。

我 ...

这种就是混文凭的,心思都花在打扮上 哪还有时间去做科研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家有儿女 于 2025-8-22 13:11 编辑

施宜 发表于 2025-8-22 11:22
你说的是在具体教学上遇到的困惑。

刨根问底的话,主要是改革是新路,需要摸索着前进。但是主导思想不能变 ...
硬件看起来高大上了,软件没跟上。

我今天听人讲了一点我们国民的软件(传承儒释道的精神和思想)跟国外的差别,还没时间听完整。我们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到软件的问题。如果出去转一圈真正看了世界,再回来看自己国家,就能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观察问题。但是这些事情,没法深入去讨论,否则就成了立场之争,民族大义之争。当然我也没有真正地看过世界的多元化,只是管中窥豹看到了一点点,还是井底之蛙。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今天追对海康威视了。虽然买得不多,但有的赚,就开心了。

青春飞扬 发表于 4 天前

家有儿女 发表于 2025-8-22 12:00
硬件看起来高大上了,软件没跟上。

我今天听人讲了一点我们国民的软件(传承儒释道的精神和思想)跟国外 ...

其实我喜欢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吸收更多的一些见识,但是论坛吗鱼龙混杂,一不小心观点不一就有人恶言恶语,无聊至极,所以很多言论越来越闭塞,不过还是从家这里吸收了很多新的东西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家有儿女 于 2025-8-22 23:14 编辑

青春飞扬 发表于 2025-8-22 15:19
其实我喜欢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吸收更多的一些见识,但是论坛吗鱼龙混杂,一不小心观点不一就有人恶言恶 ...
所以思想不能被禁锢,也不能因为被骂被排挤而失去自己思考的自由。人最宝贵的是自由嘛!网络上信息太多了,而且大数据会投你所好地投喂信息,造成信息茧房,导致自身观点的强化和固化。怎么破这个局?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今天有学生来问我有没有买基金,说半导体基金,芯片基金大涨,她赚了不少钱,让我也买一点。

问她怎么有钱投资,她说爸爸给的。存银行没什么利息,就给她,让她练练手理财。这学生挺有意思,说她才不恋爱脑,有了钱,什么样的男朋友找不到。现在就是要专心读书,努力赚钱,有钱有工作能力,比啥都强。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一周又过完了。回家收拾收拾行李,明天回去看孩子啦!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上次去东京,带了几个真空包装的粽子吃。结果在机场,被小狗闻到了,开箱检查,肉粽被扔,豆沙粽留下来。

这次想带点粽子回坡给孩子吃,查了一下,肉类食品还是要谨慎带。过年时带了香肠熏肉火腿,抽查到了,我说因为过年带吃的回来烧给家人吃。新加坡的海关人员放我一马,只是说下次别带了。朋友让我给她带新鲜莲子吃,说得太迟了,来不及网购,在叮咚买菜买了高价莲子。淘宝原产地论斤卖的新鲜莲子,便宜多了。

收拾了一个托运行李箱,一点衣服,一些调味品,一些水果,还带了五斤五常大米,可能超重了。

家有儿女 发表于 4 天前

本帖最后由 家有儿女 于 2025-8-22 23:49 编辑

上海前首富周公子也开始做短视频了。繁花的原型,虽然60多岁,但身形挺拔,帅是挺帅的,但谈吐和举手投足,总觉得有一种油腻感和做作。可能我欣赏不来这种小开类型,还是比较欣赏书卷气的。他的六十大寿,以一己之力连累了东方卫视的多位台柱子。
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查看完整版本: 记录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