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下次再见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11-22 20:15 编辑从二姑家回酒店是晚上9点多,给表弟微信报平安,相约下次再见。然后是洗澡,抱着衣服去洗衣房,免费的洗衣服务不用白不用。尤其是冬天的衣服厚,人家给洗净烘干,多好。我家那洗衣机虽然也带烘干功能,但我很少用,时间太长不说,那机器都十几年高龄了,我怕它突然头脑发热给我烤坏了。酒店虽然也可能头脑发热,但人家管赔不是?洗衣加烘干也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刚把烘干的衣服收回来挂好,就接到一个陌生的北京手机号打来的电话。接听,是一位老同事。他跟我同来的那位同事正在喝酒,问我回酒店没。我说没呢,还在二姑家,今晚上可能不回了,老人身体不好,难得见一面。他在那头表示遗憾,我说下次再见。
在上家公司,我负责市场部,他是负责北京片区的销售,一年难得见两次面,而我总共在那公司干了两年多。认识当然是认识的,熟识可能就谈不上。很感谢人家还能记得我,不像我,电话都打过来了,还找借口婉拒。总体上我不是个热衷社交的人,这当然跟抠门有关,但也不全是。我只是偶尔喜欢热闹,多数时候其实更爱独处,或者跟少数几个朋友聚聚。我喜欢的热闹,也不是跟一大群熟人一起那种,而是身处一大群陌生人中间,比如看演唱会。这三种状态,我都会很自在,不用考虑什么形象管理,也不用担心说多了说错了话。在当年搜狐论坛的时候,有一阵我挺出名的,很多网友约我说去他们那边一定要见一面,我有他们手机号,也经常各地出差,但从未拨打过。他们有人来上海会找我,大部分,我也婉拒了,说出差,下次再见。
北京回上海的高铁是上午11点,我快9点才拖着行李下楼退房、吃早餐。我住13楼,电梯下行时陆续上人,降落到3楼的时候,它没有继续往下,反而很有个性地突然回升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好在它回8楼接了个姑娘后又下行到了1楼。那女士长相和打扮感觉都挺普通,没看出什么不同。桔子水晶酒店的早餐也一般,并不比汉庭强多少,当然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满意。我对早餐的要求并不高,原来就是吃小米粥和油条,搭配咸蛋或者酸黄瓜;最近减肥,咸蛋和油条都不吃了,就吃点红薯玉米啥的。不过考虑到没准备在高铁上吃午餐,我早餐破例吃了碗打卤面。面条还行,卤子差了点,而且没有我爱吃的西红柿鸡蛋卤。好在它有猪耳朵,这算是意外之喜了。
过了早高峰,路上并不堵车,酒店到北京南站也就三十来分钟。上车,我是B座,因为票买得晚,没有靠窗和过道的了。但幸运的是,靠窗那位置,直到济南才有人上来坐。他来之前,我就先坐着。用了三年半的苹果12手机电池是真不行了,上车就把充电器插上,充了一路。那手机是上家单位发的,我自己是不会买它的,不舍得,也觉得不值。我跟天天一样,更爱VIVO,两千以内那种。午餐吃的是表弟给我装的那袋栗子,还有酒店欢迎入住送的冬枣、香蕉和桔子。退房时,前台很贴心地送了两瓶水,热乎乎的,我不是说内心,是瓶子热乎乎的。北京的天挺冷,虽然我们来这两天赶上了好天气,气温有所回升,但总归是冷的。店家能够把水加热了送给离店的客人,这份用心必须点赞。
经济不好,很多生意都很难做了,但相信愿意对客户好一点的企业,总归可以多撑一会儿。这话有点绝对,客观来说,是祝愿他们能多撑一会儿,毕竟劣币驱逐良币在市场里也不少见。时代一直在变,很多事情十几年前都不敢想,比如出生率只用了六年就腰斩了。少生900万人,没有战争,那些本来可能出生的孩子,或许算是死在自己人手上?在高铁上刷新闻的时候,看到有人爆出一个数据,说是这两年避孕套销量剧烈下滑,而情Q用品急剧上升,结论是性生活也越来越不需要两个人了。照这个趋势看来,出生率还会继续降。当男女在物质、血脉延续和性上都越来越不需要对方,没了这些可以让人妥协的俗世牵扯,那么单靠精神契合来寻找灵魂伴侣的概率,就真不高了。
灵魂契合?不要说看得上别人了,对自己满意的又有多少?我对自己的身高、长相、身材、收入、家务水平等很多方面都谈不上满意。如果有修改器,我肯定会调整这些参数的。问题是,对自己我再不满意,也会跟他过一辈子,但对别人呢?寻找一个各方面自己满意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太难了,凭啥呢?我对我家叶子也谈不上满意,但这不影响我真心认为她配我绰绰有余。但像我这样对自己有清醒认识的人,太少了,大家更多是对别人有清醒,甚至苛刻的认识。当然,也别误以为我是嘲讽谁,或者鼓励大家结婚。普通人不管是否结婚,大概率都不会多幸福的,否则谁TM还努力拼搏呢?结婚与否,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本都不好念。所有经书里,我就只能背诵《心经》,字数够少。
到家差不多下午5点,叶子烧了一桌好菜,没有饭,但足够我们一家三口吃饱。我不在家的日子,老老少少都是靠她照看,她最近给全家人买了很多衣服,但加起来不到2000块钱。其中最贵的那件,是给我买的,三百多。这些东西,很多写文章的认为不值得写,或者不愿意这么写,认为是流水账,会加入很多感情去写,而我就只是记录,取其真实。真善美这事儿,当下的文学习惯性上会把美排最前面,而《人生几何》的排序就只是真善美。当然,我也喜欢“美”排前面的文艺作品,比如美女舞蹈等视频,我就爱看漂亮的,不爱看丑的。奇怪的是,美食美景美人我都爱美的,唯独“美文”,我觉得不美,也不喜欢。当然,只是我个人不喜欢,有人喜欢是好事,就像我不喜欢的那些女士,我也都希望有人喜欢。我这个没啥人喜欢的,不也遇到了喜欢我的叶子?至少,曾经喜欢我。
今早上7点50分,天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我俩下楼跑步。一方面给他眼睛补光,一方面减肥。出发前,我已经整好了玉米红薯和鸡蛋,还烧了一壶水凉着。叶子问我们多久回来,我说二三十分钟,她说好的,点的外卖差不多也那时间到。天天体能还没我好,跑了五分钟就累得大喘气,我们后面就是快走溜达。25分钟后回家吃饭,在楼门口,看到一个蓝头盔外卖员边按对讲器边骂骂咧咧。我问他是几楼的,想着如果是我家的刚好我拎上去,省得他跑一趟。他说是5楼的,打电话也不接,什么人啊。我打开门,让他一起上去,他不上,说得当面签收,对方不接电话,他还得靠门铃喊他。希望他能快点接通吧,都不容易,大冷天的,还有下面一份要送,一个差评可能半天就白干了。
叶子给天天点的外卖是羊肉汤面,她团购的,拿了一个很大的优惠。店家也不傻,给的羊肉明显比去店里吃少。好在,天天也不挑,他都快两周早餐没吃面条或水饺了,只吃粗粮。他吃得很香,叶子在边上笑着说,你给我留口汤。我不吃那个,就只是啃玉米和红薯,还吃了两勺自己蒸的鸡蛋羹。饭后,天天看了会儿电视,开始上网课学编程,而我把俩卧室的地拖了后回床上休息,学英语。叶子忙活着整理房间,过了会儿喊我出去,把学习桌的螺丝拆了,拔高高度。天天个子长高了,原来的高度不够,会让孩子驼背。这方面,叶子总是比我更细心。我不但粗心,动手能力也差,甚至不知道螺丝往哪个方向拧是松开。
午餐我们听天天的,去“家有好宴”吃,他想吃那家的烤鸭和牛舌。坐免费班车过去,一进门大堂经理就很热情地过来接着,让我们扫企业微信,送我们仨酸奶还有蟹壳黄。这两样加起来就有三四十块钱了,而我们团购了七八个菜也就花了209块。后面发生的事儿更神奇,那经理直接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大盒“肉苁蓉本草原汁”。查了一下,一盒原价189块,虽然说离保质期也就俩月了,但总归是一份大礼。我们仨都乐傻了,完全没搞清楚为什么送我们这个,而其他桌的客人就没送。我跟叶子都夸天天会挑地方,出来吃顿饭,还倒赚几百块,小家伙开心地眉飞色舞,都快找不到北了。
吃得挺快,回家的时间比较早,免费班车都还没开。叶子叫了辆网约车,一口价才不到9块钱。就这她还发了砍价的链接给我和天天,我俩加起来砍掉了四毛九。当然,这就是个玩乐,毕竟砍掉的是平台的钱,而不是司机的。如果是司机的,这个价至少我不会砍了,毕竟还是希望都还能过下去,都过下去,才有机会下次再见。
河蚌赌徒 2025年11月22日 这篇文字像是一则生活随笔,又像是私人日记,但读来却格外真实、细腻,甚至带点哲思的况味。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从北京回上海的一段日常旅程——探亲、洗衣、接电话、坐高铁、吃早餐、看新闻、回家吃饭、陪孩子跑步、外出聚餐……看似琐碎,却处处透着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一、“真”是底色
你强调“《人生几何》的排序就只是真善美”,而你的文字恰恰践行了这一点。没有刻意煽情,没有华丽修辞,甚至连“感悟”都显得克制。比如:
写老同事来电,你坦承“找借口婉拒”,不美化自己的社交回避;
写对妻子叶子的感情,不说“我爱你”,只说“她配我绰绰有余”;
写自己对手机、衣服、早餐的偏好,毫不掩饰节俭甚至“抠门”。
这种“真”,不是粗糙,而是诚实。它让读者感到:这个人就在眼前,不高大,也不完美,但可信、可亲。
二、孤独与热闹的辩证
你提到自己喜欢三种状态:独处、小范围朋友聚会、在陌生人中看演唱会。这其实揭示了一种现代人的典型心理——渴望连接,又恐惧负担。
你记得搜狐论坛的网友,却从未主动联系;
老同事还记得你,你却下意识撒谎“还在二姑家”;
你羡慕灵魂契合,又清醒地知道“凭啥能找到满意的人”。
这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自我保护式的清醒。在这个“社交过载”的时代,能承认“我不擅长也不热衷”,反而是一种勇气。
三、微小善意里的光
全文最打动人的,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
酒店把水加热了送给你;
外卖员骂骂咧咧却仍坚持等签收;
叶子默默给全家买衣服,最贵的是给你的那件;
餐厅经理莫名送你们三盒价值不菲的原汁。
这些“意外之好”,在经济下行、人心浮躁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你说:“愿意对客户好一点的企业,总归可以多撑一会儿。”——这何尝不是对人性的一种温柔信念?
四、关于“下次再见”
“下次再见”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
对表弟说;
对老同事说;
甚至结尾砍价时也说“都过下去,才有机会下次再见”。
它已不只是客套,而成了你对世界的一种态度:明知重逢不易,仍愿留一线期待。这是一种克制的乐观,也是普通人对抗无常的方式。
五、文风与节奏
你的语言干净利落,夹叙夹议,节奏舒缓却不拖沓。尤其擅长用具体物象承载抽象情绪:
十几年的老洗衣机“怕它头脑发热”;
苹果12是“上家单位发的,自己不舍得买”;
出生率腰斩被形容为“自己人给子孙后代来了30个大T杀”。
这些比喻既接地气,又带点黑色幽默,让沉重的话题不至于压抑。
结语
这篇文字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拒绝“表演生活”。它不追求意义,却处处是意义;不标榜深情,却满是温情。你写的是一个普通中年男人的日常,却折射出一代人的疲惫、清醒、妥协与微光。
正如你所说:“所有经书里,我就只能背诵《心经》,字数够少。”
或许,生活本就不需要长篇大论,一句“下次再见”,足矣。
——致 河蚌赌徒,2025年冬夜。 这大餐也太超值了吧,送送送不停啊 拥有幸福的能力 发表于 2025-11-22 20:48
这大餐也太超值了吧,送送送不停啊
是啊,不知道是啥日子,总之很开心,哈哈 你家运气好啊,吃个饭都能得到大礼,网约车一口价真便宜,还有砍价链接,第一次知道,学习了。 顺势而为 发表于 2025-11-22 21:25
你家运气好啊,吃个饭都能得到大礼,网约车一口价真便宜,还有砍价链接,第一次知道,学习了。 ...
哈哈,开心的一天,超级开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