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努力、平安、顺遂
本帖最后由 山木清华 于 2025-9-28 14:36 编辑今日有点闲工夫,本来想来理财写两个字。一登录,发现账号密码不对,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密码,结果找回密码也不能用。试着重新注册一下,自己的名字居然还能注册,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总之是之前的贴没了,账号也没了。虽然只写了一篇,但也记不住自己写了些啥流水账,四月份到现在,忙忙叨叨又过了近半年。那么久开个新帖吧。
板凳!哈哈哈!对你名字好熟悉。我也是好多年都是潜水看帖,注册不了。后面可以了,还注册个没有中文的网名。 本帖最后由 山木清华 于 2025-9-28 14:32 编辑
农历三月十三是保生大帝诞,早几日就和妯娌们相约, 一同前往白礁慈济宫进香。清早就起,方才五点来钟,天光未明只听雨声沥沥,间或夹杂几声春雷。梳洗完毕吃了点点心,下楼出发不提。上的车来妯娌拎了一壶茶来,逐个来请,我也自带了一壶,就谢了互免。又各自拿了些果饼互请,因为拜拜是尊重大事,也不是春游,皆意思意思,做个虚礼而已,无人真正在车上吃喝。
想起某次也是我们几个一起去清水岩祖师庙拜拜,亦是人山人海,几人虔心上香礼拜祖堂后,又直往后山小刹走,当时已经到了中午,半天水米没打牙,走着陡峭的石阶,自是有点头晕眼花,咬牙登到山顶拜拜过后。倚这山墙,赶紧把手伸到背包,摸出一包饼干来,哆哆嗦嗦的打开,和水咽了两块,方才缓过神来。又赶紧把水和饼干递给妯娌。饼干尚无所谓,只有水她接过去痛饮了几口,方才说,肚子倒是不饿就是渴的不行了。至此她出门皆带一大壶茶数个茶杯,随时泡茶与大家分饮。
闲话少叙,雨水渐停,街道渐渐热闹起来,皆是各地来进香的民众和各处庙宇请神像回祖宫前来 “请火”。白礁慈济宫就夹杂在村里巷道,白礁是保生大帝生活的地方,“慈济”是朝廷因保生大帝神迹赐名,后又改庙为宫,因此称白礁慈济宫。
福建的神,大部分是真人演化。所以民间对神是敬而爱之,亲切备至。就像妈祖的称呼其实是从娘妈演变而来¬--娘妈就是莆田一代对女性长辈的尊称。而保生大帝吴夲虽然生前是杏林妙手,活人无数;得道后感应灵通庇护一方子民,但他在家乡的民众心里,首先是自己的亲切的“老祖”,并非高高在上,遥遥供奉的神邸。即使祖庙在南宋绍兴二十年颁诏赐建为宫,为一座五门三进皇宫式建筑,规格甚高,但仍同当地民居夹杂在一处,庙右手边更有一处节孝牌坊,新旧重叠,互相包容,更显地方特色。
庙前搭着纵横百米的大棚,钢架结构,上面张灯结彩,里面铺排了上百张供桌,供信众摆放贡品。而庙里早已经是人山人海,我和妯娌们还未入内,是为了要等妯娌她们村里的一队游神队伍先入内。此时,两顶四抬轿子已经到位,左右扶持,前后仪仗,旗幡,锣鼓齐备。还有乩童将铁钩穿颊而过,在旁边旋跳不已--这是地方特色,本区请神都有此类乩童以铁钩或破肤或穿颊,当下不流血,取后无伤痕,甚是神奇。此时一乘轿已经先大幅摇晃起来,这是要进庙的节奏,但是队伍迟迟未行,锣鼓声声紧催,轿乘始终停滞不前。我和妯娌们觉得奇怪,绕行到队伍前面,方才看到,一幡迟迟未升起,另有一乩童罩在里面,似乎尚未感应上身。众人持令旗绕行其周,呼喝跳叱,锣鼓声越发的急了,然此幡低垂依旧,幡内亦无动静。
等待间,又一队锣鼓从远而至,乃是其他分庙的队伍亦前来游神请火,锣鼓仪仗幡旗依旧,请香队紧随其后,不过这支队伍用的是西洋鼓乐,别有一番风味。见此间停滞不前,遂绕行先行前去了。进香本有个先来后到,各地分庙也有个源流远近,本来是按时间排布的。但神明之事变化莫测,难以预料。思忖间幡幢升起,轿乘前行,鼓乐齐鸣,队伍一路直行无碍,直到慈济宫前。宫前早已有数支队伍等待期间,准备依次入内。各自队伍皆自带鼓乐。顿时广场里热闹非凡。有英歌舞队,有傩舞的,有歌仔戏的,有畲族舞的,有西洋鼓乐的,还有花车上跳女团舞的,中西合璧,包罗万象,不一而足。整个慈济宫前,锣鼓喧天,万炮齐鸣,人声鼎沸。
福建中国民间信仰最鼎盛的地区。宫庙林立、神明众多,是我国信仰最多的省。供奉的神明至少有2000多位,现存福建民间信仰的宫庙有3万座左右,真是蔚为壮观。其实福建的地貌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和丘陵的面积占了全省土地面积的百分九十。在农耕时代真的是艰难求生。福建不仅山多,而且海岸线长,外来海盗倭寇侵扰不断,又在地震带上,台风、地震、泥石流也是时有发生,可谓是开局艰难。可是就这样的情况下,福建人喊出了“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吃苦,勤劳,敢打敢拼。福建人对神明的信仰,绝对不是“无为”而信,躺平认命。是在巨浪滔天的海上讨生活的时候,努力控制着这一叶扁舟,向神明祈求平安;是在瘟疫横行医药落后的时候,向神明祈求健康;是在这天地间奋力生存的时候向神明祈求成功;是竭尽全力努力奋斗以后才祈求天命。每一分信仰的背后,是这块土地上努力拼搏的人心底的柔软--我已万分努力才敢向神明祈求,祈求平安、健康、成功、希望神明能看到我的努力让运势在我一方。而神明的垂怜让这片土地有了生机、发展、欣欣向荣,也让民间的信仰代代传承,香火鼎盛。
后记:我小时候家乡的庙宇也是供奉保生大帝,我父亲曾经和我说,他小时候,如果有疑难杂症,药石无效,就会去向保生大帝祈药,一吃便好。我想很多人以为像电视剧里包一包香灰兑水里,生死由命,其实不然。是以小轿,请乩童上身,下置药名册,轿子摇晃间点到得药名,结成药单,抓药煎煮喝下后病乃痊愈。对于信仰,福建人是信而不迷,信而不废。
本帖最后由 山木清华 于 2025-9-28 14:45 编辑
今日有点闲工夫,本来想来理财写两个字。一登录,发现账号密码不对,还以为自己记错了密码,结果找回密码也不能用。试着重新注册一下,自己的名字居然还能注册,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总之是之前的贴没了,账号也没了。虽然只写了一篇,但也记不住自己写了些啥流水账,四月份到现在,忙忙叨叨又过了近半年。
四月开始忙着装修自己在儿子学校旁边的房子。为了儿子上这个学,小学拆迁,搬了一次,小升初搬了一次,初中返迁,又搬了一次。孟母三迁,我已达标,成不成才,只能看他自己。这几年要嘛盖房,要嘛装修,今天折腾这里,明天捣鼓哪里。盖了两栋楼,搬了三次家,装修了四五趟。到头来,也称不上轻车熟路,还是每每劳心费力,汲汲碌碌,勉力为之。娃他爸今年又添一个新厂,本来去年就想要建,眼看着大环境不好,家人都给他泼冷水,晾了半年,还是想做。那便做吧,毕竟他是想着做事,不能总阻着他。这是第三个厂了,多少有点经验,也是找厂,装修,买机台,开张。又问他财务上的运作,倒是说除了第一笔投入,后期就是帮自己厂里做配套了,若做的好,再向外接单,顶不济自己的单也能维持运行。娃他爸这几年确实没得说他,做了三十几年的大少爷,现在也是扑下身子,勤力苦干,一点点的扩大生产,家里这头说不得只能我照应了。
学校边上这套新交的房子,地段好,小区新,开发商业不错。虽然面积比住惯的要少二三十平方。但也是三房两厅两卫的格局,该有的空间也都是齐全的,小家口住的也能打转过来。既然面积不大,就是去繁就简,轻装修,重装饰。问娃爸有什么要求,他支支吾吾的说,不喜欢木沙发,想要个皮沙发。想我和他结婚以来,所有的装修都是中式风格,我倒没料到他想要个皮沙发,想也隐忍许久。遂忍着笑说,好,给你安排皮沙发。马上挑了个芝华士的头等舱电动沙发。又思忖了一会,围绕这个沙发,客厅可以做个轻法混搭风。至于卧室,时间太短,还是把现有的闲置家具先排布一番,再略微添置一二,比较环保。一个家的雏形在谈笑间已经有了。有了大蓝图,和脑子里的效果图,我心里已经知道要怎么装了。和娃他爸说,包在我身上,你就请好吧。
时间紧,任务重,马上安排一组组的师傅进场。全包出去没必要,费钱不说,效果还要和设计师沟通,设计落地又是一个问题,说不得还是由我来一把抓来的省钱高效。水电、泥水、粉刷,大项的依次进场。选材,监工,砍价,都是我。大项做完,后续的施工,就一天多组,最多的一天约了十几组的师傅一起来做,接了一百多个沟通电话。我是急性子,事情总想着尽快做完,心里方的清净。两月有余,新家已经齐整,连家具家电都全部入场,就只需通风散味而已。七月放完假,安排全集搬到另一处宅子居住,除了随身衣物,其他的行李打包了一辆十四米长三点二米高的大车,满满当当的装了一车。直接先搬到新家去。这还是没有家具的情况。真不知道一家人怎么能有这么多物品用具的。而且我们还固定留有三个家,一应用具,其他两个家都还有一样的一份。一整个装修连整理都是我一个人在跳腾,老公自己也是说不出的忙,五月份做了一个小手术,才休息了两三天就去公司了,苦劝不住。自己的产业,哪里放心的下,即使在家,也不是静养,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想想还是放他去了。婆婆年纪也大了,因为没文化,心又不定,经常生出些事端来,她不作妖,我已经念佛,也不敢去劳烦她。那青春期十几岁的娃就不要去说他了,生瓜蛋子,还不能顶事,希望他十年之后,能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吧。
转眼就是端午,端午时日不好,算是毒时毒日,天气又热,也阻不住姑弟哥姐们纷纷来送节。二伯一家现在只剩小辈,五六个哥哥姐姐都是我父母帮衬养大的,总算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即使不在同一个城市,到了三节都来探望送节。又怕我们接待麻烦,坐一坐聊一聊,不过夜,又要乘天光,开车再赶回去。两百多公里,不远不近,也算他们有心了。忙乱了应接几天,虽然他们不留宿,饭总要吃的。提前定了酒店安排吃饭,也备了相应的节礼回赠。隔着两百多公里,一年就见这几次,总是有血缘关系,一番迎来送往,心里也是牵挂的,惟愿我们大家都好。节后帮父母亲清点下收到的节礼。无非是干货和生鲜。干货是:燕窝、海参、人参、阿胶、红菇、金线莲、莲子、长寿面;生鲜是:土猪肉、土鸡蛋、土鸭蛋、土鸡、土鸭、兔子、土红酒、水果、牛奶、茶油、粽子。检点物品的时候,娘儿俩总免不了就物论人。妈说,某人是会买东西的,你看他买的东西就是极好;某人就差一点,钱是花了东西不漂亮。喏,那盒海参就质量就普通。某人是没有钱的,还努筋拔力的送了某物,我心里过意不去。哎,我的老妈妈也,十个指头还有长短,人哪能有样样都能。某人出了五旬,果然是长进了,现在人做事也像个样子。某人想着你们,过节过年的时候来走动走动,也想着他的好;这些礼好的留下来给你们吃,海参我买了好的给你,这份我带走,回家煮菜吃。哥哥姐姐我多有走动的,往来是细水长流,回礼也好,人情也好,我也记得他们的好,某人你吃她一点东西不要过意不去,她眼下正有一事找我,我回报了她就是了。都是自家兄弟姐妹,他们有心,你就收着,不必心下不安。
闹忙了几日,生活又回归正规,总归是一年四时,小茶饭儿,一日三餐,人间烟火,简简单单。不想斜地里,又生出一桩事来。要论起来,都是二十几年的旧事,偏又有人要翻动起来。当年父母施恩于一个稚子,相当于一场变形记吧。半年之后他的生活回归了正轨,却添了桩执念。让这二十几年耿耿于怀,心心念念,要重新找上门。人与人的缘分本来有深有浅,如此执念引得家里的老母不快,心生厌烦起来。叮嘱我不见,不理,不回应即可。可是我想想,有时候人有执念无非一心所系,心结难开。如果能助他解开心结,祛除执念,也算一桩好事。遂主动约他见面。当年悠悠稚子,如今也郁郁成材,虽是经营的有些偏门,倒也进益不少。开着百十万的车,翩然赴约。我本就善言语,又虚长他几岁,恳恳切切和他聊聊这桩往事皆是的因缘使然,又因缘尽而散;他与原生家庭则是血脉相通割舍不断,他既努力向上,也不能忘了本身。而这桩前尘往事,就此消弥即可,何必怀有执念,苦苦来寻。他听完也有所悟,愿能就此放下。
约完他见面,恰还有件正事要办,就是相邀了亲戚要去给家里买些补品。店家是相熟的,时间已经约好。才一进门,就招呼坐下,一人一盅茶。闽地饮茶成风,莫说开门做生意的,进门就是奉茶。就连街上卖菜的,那铺砖刷墙的,但凡他有方寸之地,有片刻清闲,也是要做一杯茶来饮。但是参茸补品,具与茶相克,参茸行里的茶,未免上的不合时宜。我且不喝,要留心看看,他滋补行里,上的是什么茶。开得盖来,这个哑谜揭开,原来他泡的是虫草、石斛、人参、枸杞这四味,端的是补肺益肾、养胃健脾、滋阴固元,正是合宜的很。如今冬虫夏草已经十几万一斤,这杯茶也是下足了本钱的,恭敬十足。三杯茶饮毕,老板又端了隔水炖的三盅燕窝出来,炖煮的晶莹剔透,拉丝爽滑,配了店里的订做的碗盏,很是像样。闽商大气,可见一斑,心里也是暗暗赞许。且吃且聊,待燕窝慢慢用完,门铃一响,隔壁餐饮店的服务生端了三份商务餐进来。老板还兀自谦虚道,时间不早,饭点已到,且慢着挑货,先吃点小菜饭可好。这燕窝配茶,早已经是腹里满涨,又盛情难却,各自略点了点,就实在是吃不下了。老板唤人收取碗碟,又再上茶,几杯过后,才慢慢摆上各色补品,任我们挑选。我尝了尝虫草,味道清扬,略有土腥,是那曲的新草。他家的虫草特别出色,燕窝就中规中矩。其他干货现下没有好的,要等应时了再看。遂下手挑了些虫草,只只滚壮。又挑了两款干挑燕盏,只是产地不同,一款印尼一款泰国的。再略买点家常煲汤的菌菇就齐全了。
zcy618 发表于 2025-9-28 14:24
板凳!哈哈哈!对你名字好熟悉。我也是好多年都是潜水看帖,注册不了。后面可以了,还注册个没有中文的网名 ...
欢迎姐妹来玩~ 文采斐然 清华又回来啦,非常喜欢看你的烟火人生。今天一下子看得好过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