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困境
我村里邻居家儿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男孩的故事 看完阅兵来看故事 我叫他妈婶,出了五服的同姓亲戚
大概是我爷爷的爷爷和他爷爷的爷爷是兄弟这样的关系
有个姐姐,正好赶上计划生育
他妈妈流掉了五六七八个招娣才生下来的
自然是从小娇生惯养
自然是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
也就是初中所有成绩加起来总分没他身高高的样子
姐姐也是早早出来打工
打工就谈对象,结婚,一条龙
姐夫家里穷,架不住姐姐愿意
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女孩子容易被骗,也容易恋爱脑
这年代了,纯裸婚结的
爹妈不太在意这女儿,也没怎么反对
要不来彩礼,也没太计较
他姐俩相差好几岁,那时候农村男孩的婚恋还不像现在
不需要那么多钱 我那叔和婶因为孩子也不上学
花钱的地方不多,小日子过的还可以
有一阵子,俺们那里搞合村并居
就是把村里的民房拆了,集中到一起住楼房
他家村里的房子签字拆迁,拿到的钱买了镇上两套房子
手里宽裕,就想到了闺女
额外拿钱给闺女买了一套,谁出钱不知道
反正就是一共镇上三套房
一家人想的很好,爸妈一套,一儿一女各一套
手里就干干净净的了,搞不好还有一点负债 后来存了点钱,还给儿子的房子做了装修
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儿媳妇上门
也谈到了女朋友,俩人相处的也可以
好巧不巧,女孩子的爸妈和女孩子不肯裸婚
提出来了结婚条件
县城全款房,彩礼18.8
这下可为难了 如果只要彩礼,一家人咬咬牙还是能付得起的
加上县城一套房瞬间压力就上来了
我们县的房价不便宜
别看我在的地级市里能找到三千块一个平方的房子
但在县里不好找
县里的是刚需,全县的男孩子几乎都要买
所以现在很奇葩的点,全国的房子都降价
县城的不降
如果你要问,为什么不去市里买
我哪知道
反正他们的路是这样走的
从村里到镇上,从镇上到县里,从县里到市里还没想
直接从村里到市里那更是没人想 灯里秋声 发表于 2025-9-3 11:08
看完阅兵来看故事
东风5C,61,全球覆盖 也不是工作的原因
他们的工作不在我们县
在其他的市里面打工 既然这么难,就别结了
放下执念,岁月静好 本来他妈妈的想法是先哄着女孩子怀孕
怀孕了就结婚,什么房不房的彩礼不彩礼的,再说
谁知,这条路走不通,女孩子那边给压力了
最后谈到付个房子首付就行
彩礼不让步
其实这条件不算高了
现在搁哪里,男孩子没有所谓县城里的一套房
那也是很难找老婆的
一家人见讨价还价无望,着手卖房子
镇上的房子流通慢
除了村里人谁买呀
好容易,一个邻居看他家装修的还可以
用捡漏的方式买走了,25万
要我说25万也贵 这笔钱也就勉强付个首付
结婚还要另外找钱
好在我叔我婶还不算太老,还能赚钱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拆拆借借的婚就要结了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9-3 11:38
如果只要彩礼,一家人咬咬牙还是能付得起的
加上县城一套房瞬间压力就上来了
我们县的房价不便宜
是呀,我们县城的房子好像也不便宜,刚需多 为什么结婚难?这世界变化太快
我小时候,甚至是我结婚的时候
我家老大17,也就是18年前
大家就是村里建房子结婚
村里人哪有什么进城买房的意识呀
近几年为什么要城里的房子?
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学校消失了
我的小学已经没了,镇上的学校说实话教学质量一般
所有老师都在想着离开
村里家境不错的人家,选择带着孩子进县城上学
学习内卷的风气,蔓延到了村中 农村人很多想法简单,没有发展的眼光,爱一劳永逸。
其实,镇上有房子就行了,干嘛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很多人就是这样被套牢了,甚至返贫。 你好 发表于 2025-9-3 11:59
农村人很多想法简单,没有发展的眼光,爱一劳永逸。
其实,镇上有房子就行了,干嘛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的人
脑子里是没有进城置业的想法的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9-3 12:10
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的人
脑子里是没有进城置业的想法的
是的,见识有限,也是可怜的。 以梦为马 发表于 2025-9-3 12:10
一辈子没离开过农村的人
脑子里是没有进城置业的想法的
我感觉还是看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买,如果在镇上工作,去县城或者市里买房也没必要啊 一棵树 发表于 2025-9-3 12:23
我感觉还是看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买,如果在镇上工作,去县城或者市里买房也没必要啊 ...
我们那里没有小而美的聚集性产业 旧欢如梦余寥寥 发表于 2025-9-3 11:38
东风5C,61,全球覆盖
一群一群帅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