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25-9-14 12:44:24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4 09:44
一般情况下要睡到11点的,今天起得早,因为要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餐,9点出头就起来了,马上准备出发了。 ...

我家的也是,如果有同学活动聚餐啥的,就能起早了,你们周末也要开始补课了吧,我们下周开始周末只能单休了,孩子很不高兴,我说坚持几个月吧

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25-9-14 12:47:16

昨天跟班主任聊了聊,说孩子们都意识到高三了,开始拼了,同时压力又很大,比较容易心理崩溃,做好关爱。我家女儿时不时跟同学出去吃个饭放松一下,我都支持

目空一切也好 发表于 2025-9-14 12:49:38

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25-9-14 12:43
目空好,我家女儿是高三呢,我太懒了,之前开过一个帖子,实在是做不到坚持更新 ...

哇,同是高中生家长,还是学姐
今年要高考了呢
我也是有论坛瘾,也要戒戒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7:39:40

莲叶何田田 发表于 2025-9-14 12:44
我家的也是,如果有同学活动聚餐啥的,就能起早了,你们周末也要开始补课了吧,我们下周开始周末只能单休 ...

我们上周末已经开始单休了,大人倒是挺开心的,孩子需要适应。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7:52:28

本帖最后由 艾丽莎 于 2025-9-15 08:22 编辑

周末有几件事情值得记录一下:

1)周六下午女儿看了她这个年龄组(10、11年)的比赛,去年10月下旬跟她一起比赛的两个标枪选手(都是10年的,当时我女儿的成绩是39+,她们的成绩是38+和36+),上次分别是第二、第三名,今年比赛成绩是46+、42+。

女儿应该也是受到些触动,周六晚上我们四个人在一起打牌时,女儿说:我也想开了,我尽力去练就行,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吧,不一定非得要拿第几名,进哪一个队。

我非常吃惊女儿怎么一下子想通了,问她怎么一回事。

女儿说:我专门去了外地训练,最好的成绩也就是48+;但人家正常在北京上课、训练,也练出了46+的成绩。可能有些人就是天分好吧。

我给女儿说了一段话:你能够想通这个事情,放下心理压力,去享受训练、比赛这个事情,妈妈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呢,你说的一部分内容我不大同意,你只看到了自己的辛苦和付出,你对别人的故事想当然了,我们不了解别人,不知道别人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她也有可能放弃了学习,也有可能去找了高级别的教练学习。而且呢,即使她确实没有付出这些额外的努力,你和她也没有可比性,她所在学校是有练习标枪的场地的,但你如果不去外地训练,你是没有这个硬件的,所以进步肯定会比她小得多。

孩爸听了,又补充说:而且,你不要以为她的水平就是46+,她在比赛中投出了46,也可能人家在平时训练中已经达到了跟你差不多的水平。总之,标枪这个项目,你只需要跟自己比,不用太考虑别人,你不断进步、超越自己就行了,至于说最后拿到什么名次,不要太放在心上了。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7:58:55

2)女儿听了之后,点点头说,嗯,那我不要压力太大了。

这时候,哥哥插话进来说:你有什么压力呀?我都高三了,也没觉得压力很大,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

妹妹反驳到:我怎么没压力,我都离开北京去外地了,放弃了文化课学习去搞专业运动,还没压力?如果我出不了成绩,我会干什么呢?

哥哥想了一下说:嗯,也是哈。

我忍不住笑笑说:反正你是咱们家最松驰的了,确实没那么大压力。

又转头对女儿说:这么艰苦的训练你都能坚持下来,今后做什么工作不行呢?

这时候,爸爸开始跟女儿聊起来她今后除了专业运动,还可以做些什么工作。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8:08:17

3)昨天上午,我带女儿去做筋膜刀放松,路上又再次聊到这个话题,我问女儿:你平时会跟朋友聊自己的烦恼吗?

女儿说:不会,说了也没啥用(这一点,跟爸爸太像了)。

我问:那你的烦恼会跟谁讲呢?

女儿回答:跟你和爸爸呀。

我心想,那你这些所谓的朋友也都是泛泛之交呀;但又转念一想,对女儿说:嗯,你愿意跟爸爸妈妈讲,也不错,我们也愿意听,总之,你有什么烦心事,不会自己一个人憋在心里就行。

之后吃午饭时,我俩聊起投铁饼的师兄最近的表现(一塌糊涂,有点自暴自弃了),孩爸说:他就是没在父母、教练这里得到过无条件的爱,他投得好,大家都夸他,投得不好,大家都骂他、不理他。

我说了一句:无条件的爱,也不是万能钥匙。

孩爸又继续对女儿说:你放心,不管你投出什么样的成绩,爸爸都都不会责怪你,****。

我也就听着吧,现在倒是换了一个角度来理解他的这个理念了:他愿意给予孩子无条件、无底线的爱和包容,也是好事,至于说随着孩子长大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就由我来补位吧。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8:21:02

4)周六上午的比赛,女儿师姐只投出了36+,她们这个年龄组总体实力都不行,就一个人投出了40+的成绩。

女儿师姐的妈妈在场下一直跟我聊,说孩子状态不好,本来在平时练习时能够投出45+的成绩了,远超过队友,所以在7月份的比赛时总想着要赢了队友,但后来却输了,所以最近2个月心态、情绪非常不好,甚至说要退出专业队了。

我本来想说一句:得跟孩子聊啊,不能盯着队友、想着战胜队友,把眼光和视野局限在这么小的范围里,而是想两个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但话到嘴边,也忍住了:毕竟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可能这样的一句对于别人来说就是话不投机呢?

之后过来看铁饼比赛,我家孩爸礼貌性地跟她打招呼,她又逮住我和我家孩爸一通倾诉,我不想听了,找了个借口过去和女儿师弟的妈妈聊天;于她,可能就是单纯地解释一下孩子为什么今天没表现好,但事实上,别人真没那么在意你自己的事,所以你不用觉得丢脸、没面子,这次没做好,自己总结教训,下次争取做得更好就是了。

总体说来呢,父母的视野、思维、心态、言行对孩子还是有影响的。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8:39:50

5)陪女儿去做筋膜刀,正好在我原来逛过的一家商场旁边,有一次和前同事逛街,还在那里淘到了些衣服的。

正好结束之后,我带女儿进去逛了一会儿,商场的生意真是差呀,四楼本来有半层是折扣商场,现在也没有了,改为了办公区域。

没有专门的品牌折扣区域,就没啥好逛的啊,那种满多少才减几十的活动也没啥意思,超出了我的支付能力,所以就到旁边的面包房,买了几件面包就和女儿回家了。

到家后都11:20了,发现跑步回家的孩爸还在以我和女儿出发时他摆出的同样姿势躺在沙发上(我们10:20出发的);我笑着问,你把衣服晾了吗?(出发前我专门叮嘱了的)。

结果,他晾了衣服,但根本没想着要准备午饭。

晾衣服这个事情,在他的能力范围内;而做饭这个事情,就不是了。

再想到女儿呢,也是这样,愿意做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她为了减脂增肌,发挥主动能动性,想了不少办法,比如说这会儿天下雨了,不能出去跑步,她就主动去爬楼梯,她也愿意主动练字,但是,让她学习一小会儿,也要给她做思想动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所谓“发挥所长”,其实也是呆在舒适区的表现,不是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愿意、有能力去走出舒适圈、矫正不足、挑战短处。

我们不强求别人,也不为难自己,快乐和舒适,本来就是人生追求呀,哪怕不是一直是,至少在某些时候应该是。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08:56:28

6)最后写写儿子的事吧。

他昨天参加同学的生日餐,回来告诉我,这孩子父母居然在酒店里包了三桌,还专门请了主持人。

我有点吃惊,没想到是这样的仪式。

我问他:你喜欢这样的生日仪式吗?

儿子答:完全不喜欢,我们都觉得好尴尬。

父母投入了心血,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

有时候想想,我们很多人都被消费主义陷阱误导了,因此会跟着觉得,在很多人生的关键时点(18岁生日、婚礼,什么什么周年)要有一个不同于往日的仪式、活动,来向别人昭示这个时点对于我们的重大意义;但事实上呢,大可不必,因为这样的时点对于我们本人来说,可能也是表面的、肤浅的、无意义的,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因为经历了一个大日子(18、结婚、生子、30、40、50)就在内心深处发生根本性的蜕变和成长。

但是,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有些关键性的决定或做法,却是永远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此外,也不时会出现那么一天、一刹那,让我们内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当时我们未曾意识到,却在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慢慢体会到,从那个节点开始,我们不再是往日的我们了。

而对我们意义重大的这些关键节点,只会静静地呆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很少讲出来与人分享,有时候我们自己甚至都不会意识到。

我想,与其去外面搞一场隆重的仪式,在儿子满18岁生日前,找一个机会,跟儿子来一次交流,在回想过往的同时彼此分享一下这样的人生节点,会不会更有意思?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29:12

昨天下午,孩爸回来带女儿又去逛了上品折扣;这孩子的衣物三个地方放,自己又不是心细之人,带回来一条长裤又说不喜欢这一条,让SX同学帮忙寄,同学说没找到长裤。

能怎么办呢?人家就能为了不穿不喜欢的裤子而挨冻。

亲生父母还是看不过去,昨天又去买了三件衣服,花了600多;孩爸自己也买了一件,花了300。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37:34

本帖最后由 艾丽莎 于 2025-9-15 13:54 编辑

孩爸这个人,在购买大宗物件这方面非常谨慎、保守,但在平时生活中却是随意、任性的,也没啥生活规划,随遇而安。

跟着他这样的人生活,无疑我只能超心更多;但他又不是那种全无主见、全权交由我做主的人,还不由我全部安排,所以又凭添我一些焦虑。

跟他在某些方面做了切割之后,我只操自己的那份心,反倒是我省心更多,跟他之间的矛盾也减少一些。

原来也会生气、烦恼,但现如今也想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更为在意的东西,凭什么要自以为是地绑架别人呢?

要说责备,只能怪自己当年未曾选择生活目标完全一致的人,或者一开始没有与对方就某些方面协定好准则和方案。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48:56

本来昨晚打算做麻辣鱼,等我把各种配菜买好之后过去买鱼的地方,才发现那个摊位已经不在了。

一问,才知道,老板不赚钱,撤摊了。

只好用这些配菜炒了两盘麻辣香锅。

小区底商有3店经常处于店面转让中,先后开过理发店、面包房、牛肉面店、卤菜店等,但都没能存活下来;一直长年经营的几家店分别是:超市、干果店、链家和我爱我家各一家、折扣水果店、早餐包子铺,以及一家看似没啥生意但不知道为啥能存活下来的花店。

晚饭后去做美容,美容院的店长在几个月之前离职了,提上来一个小姑娘当了店长,告诉我说,这里越来越不赚钱了,原店长去培训当月嫂了。

这之后,美容院也进入了佛系经营的状态,随着新一届大学生毕业,陆续又来了两个刚毕业的学生,总共5个人了,但这几个月里,她们没向我推荐过一次新项目,连几百元的体验产品都没有。

我昨天清点了剩下的项目,想着也不要花钱再买新的了,说不定哪一天这个店就会关门大吉。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59:35

经济大环境变差这几年以来,我自己还是有忧患意识的,也刻意地断舍离了不必要的个人花费。

但家里其他几个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隐忧,还是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消费方式。

要说过度消费、提前透支,那肯定也是没有;但同样也是没有适当节俭的。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报复性地消费一下,主要是觉得光是我自己一个人在这里省钱,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两个人目标不一致、心意不相通的恶果。

岁月忽已晚 发表于 2025-9-15 14:27:59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59
经济大环境变差这几年以来,我自己还是有忧患意识的,也刻意地断舍离了不必要的个人花费。

但家里其他几个 ...

该花花吧,节约了自己那点也省不出什么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5:04:57

本帖最后由 艾丽莎 于 2025-9-15 16:00 编辑

岁月忽已晚 发表于 2025-9-15 14:27
该花花吧,节约了自己那点也省不出什么
嗯,大差不差吧。

不过我刚才突然想通了,每个人的规划是不一样的,我自己搞断舍离、有规划,是为了早日退休、实现自由,他没有这样的打算,愿意一直工作挣钱,自然也就不需要跟我同样的做法了,所以也一下子释怀了。

我有点心理不平衡,是因为我一直想着要和前同事去逛街购物却没有实施,他最近已经是第二次带女儿去买衣服了,其实每次花钱也不多,就1000多点吧。

而且,最近我确实是因为身体原因,推迟了购物计划。

总算找到了原因,把不开心的小情绪解决掉了,哈哈。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5:08:15

所以我还是要坚定地贯彻自己的存钱计划,不被他干扰,也不要因为他不参与不支持我的规划而对他有意见。

尊重别人,但也要坚持做自己。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6:25:58

感冒好了之后,还是觉得全身乏力,总犯困,想睡觉。

对啥啥都提不起什么兴致,连每日一万步最近都没做到,确实连走路都有点精力不足。

刚才完成了今天的工作,上山姆买了点东西,又去唯品会选了两件衣物(不一定会留下)。

短信提示,这个月的失业金到账了;这意味着,最近每个月都不需要有社保支出了,扣完养老保险,失业金还能剩余几百元,希望顺利过渡到领退休金吧,今后也算是每个月有稳定收入的人,哈哈,虽然这点钱喝粥都不够。

又把几张卡的银行余额加了一下,到月底应该可以存够又一个5万了,相当于到9月底今年的存款任务完成了20个。

考虑到年底才会结帐兼职收入,以及今年我可以从孩爸那里获得投资收益了,加上这两笔进帐,今年的存款计划应该可以超额完成了。

今年女儿的花销少了些,但儿子的辅导费增加了,两相抵销,我还是稍微能多存点。

想想这些,权当给自己找找乐子吧。

自由安康71 发表于 2025-9-15 16:32:13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6:25
感冒好了之后,还是觉得全身乏力,总犯困,想睡觉。

对啥啥都提不起什么兴致,连每日一万步最近都没做到, ...

你今年存不少呢,也存3年吗?
失业金能领几年呀?你啥时候退休呢?

爱喝豆浆 发表于 2025-9-15 16:35:32

艾丽莎 发表于 2025-9-15 13:48
本来昨晚打算做麻辣鱼,等我把各种配菜买好之后过去买鱼的地方,才发现那个摊位已经不在了。

一问,才知道 ...

经济寒冬实实在在的


页: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好好说话、认真生活、坚持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