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5:12:5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5:12
可以这样理解么:
你语文老师觉得你是个农村孩子
自己眼中的自信,和别人眼里的自负
原来是这么来的~
无欲无求
发表于 2025-3-28 15:42:17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5:12
可以这样理解么:
你语文老师觉得你是个农村孩子
差不多。我成绩好,一直年级前几,不偏科,除了语文的作文差点。在她面前不卑不亢的,不拍她马屁。
江南烟雨
发表于 2025-3-28 16:02:55
我觉得自负和自信的区别在于:自负者高估自己,低估别人,所谓居高临下式站位。 自信的人是平视别人的,比较公正客观。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16:00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4:57
如果说一个人自负,
应该就是有一些事情证明了他经常过高的估计自己
是的,只能用结果来判断,如果这样,那结果出来前,关于别人自负的说法,都是猜测
其次,事情本身只有成败,成败跟是否高估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别人的主观判断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19:51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4:18
还是不同的
自负着重讲过高地估计自己
是不同,否则就说同义词了
过高估计自己,你也承认了,那个只能是结果来判断
问题是,结果输了,就能证明是高估自己吗?不高估自己就一定能赢吗?这个并没有必然关系
显然,单靠结果判断自负不够,还得有个过程判断,比如过程中有刚愎自用等表现,结果有输了,认定为自负
从这个角度看,刚愎自用是自负的过程表现或者症状之一,近义词没问题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9:24:09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19
是不同,否则就说同义词了
过高估计自己,你也承认了,那个只能是结果来判断
高考我们会考这道题,哈哈
一般两个近义词选一个
只能二选一,选的那个,肯定是最优解
看看语境强调的点是哪个?
是高估自己?还是听不进别人意见?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35:17
本帖最后由 河蚌赌徒 于 2025-3-28 19:53 编辑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9:24
高考我们会考这道题,哈哈
一般两个近义词选一个
是的,那是二选一的情况,选一个更近似的
但不表示另一个不近似
关于自负(也可以说高估自己,这就是个说法,因为不明确,需要配合结果和过程判断)的结果和过程判断我说得比较清楚了,如果你还有问题可以继续问
目前来看,结果判断你是承认了,我也解释了单纯结果判断不够的原因,还需要有过程表现的判断,比如类似刚愎自用等听不进别人意见的表现
作为老师,需要把事情想清楚,而不是简单停留在告诉学生自负就是高估自己,比没说略微强点罢了。学生问你, 怎样算高估自己,怎样判断一个人是高估自己并认定他是自负,你要有答案的。
这个,还是选择承认自负就是高估自己这个前提。其实,再往下看,把自负简单解释为高估自己,也不合适。超过自己当时的某种能力和状态估计了自己,就是自负吗?比如孩子跳某条沟以为能跳过去,但没跳过去呢?这肯定是一种错误判断,且往高了估计了自己,但是不是自负?
再往前假设,如果我昨天跳过去了,今天没跳过去(状态等原因),那今天的我算不算自负?或者我上次跳过去了,这次跳不过去。
结论就是,单纯往高里错误估计了自己,其实不足以认定是自负的,它还是需要一些过程行为来配合认定,比如刚愎自用不听劝等等。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9:49:51
本帖最后由 星辰大海 于 2025-3-28 19:51 编辑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35
是的,那是二选一的情况,选一个更近似的
但不表示另一个不近似
哈哈,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一个词不可能讲这么深
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不是说另一个答案不行,而是这个答案更好
而且讲得太多,容易对学生造成干扰
影响他们最主要的判断
如果他们想探讨两者的区别,是可以写一篇小论文去研究的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56:46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19:49
哈哈,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一个词不可能讲这么深
嗯,考试是一回事,讨论是另一回事
你好
发表于 2025-3-28 20:00:08
大家讨论的挺热烈的。
晚饭去吃客家菜。
盐焗脆皮鸡(半只) 68元
白鳝(香煎) 1.3斤 101.4元
上汤野菜 36元
两碗米饭
一个打包盒
茶位
共220.4元
白鳝和鸡都打包了,其实一荤一素就够吃了,不用打包,老公不肯,嫌花样太少
明天中午买青菜即可,剩菜用空气炸锅热一下就够吃了。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20:15:07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19
是不同,否则就说同义词了
过高估计自己,你也承认了,那个只能是结果来判断
哈哈,你这段话逻辑是不严密的
“结果失败了,不一定是他自负造成的”这个结论没问题
但是能从结果判断出来他自负,说明这个结论已经是被大家认可了的
既然已经被大家认定了他自负,就没有怀疑的必要了
至于是过程有没有不听意见的表现,这个可以不用讨论
因为没有必然联系
不是说某个人自负,就一定会有过程中的听不进意见
可能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比如他跳高本来只能跳一米,但他一定要跳两米
最后失败了。可能这中间根本没人劝他。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20:33:13
本帖最后由 星辰大海 于 2025-3-28 20:44 编辑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8 19:35
是的,那是二选一的情况,选一个更近似的
但不表示另一个不近似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自负,这个属于生活范筹内的事
如果学生问起,我肯定跟他说,
你去观察,起码要三件以上的事证明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
而且判断一个人是否自负,
大家在生活中一般不会预设一个人自负,
然后找他三个证据的。
一般是在接触中,这个人多次高估自己的能力
给身边的人造成了这个印象
大家才认定他自负。
至于过程中他如果有听不进 别人意见的情况
那么大家会加一个判断,他刚愎自用
而不会因为他听不进别人意见,就说他自负
也就是说,他听不进别人意见,不能必然推断出他自负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9 07:31:06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8 20:33
至于如何判断一个人自负,这个属于生活范筹内的事
如果学生问起,我肯定跟他说,
你去观察,起码要三件以 ...
如果定义跟判断无关,无法用来判断,这定义只是一种自嗨罢了。如果把这种自嗨作为硬性标准考试,那大约是权力的傲慢
类似于我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星辰大海
发表于 2025-3-29 09:58:38
河蚌赌徒 发表于 2025-3-29 07:31
如果定义跟判断无关,无法用来判断,这定义只是一种自嗨罢了。如果把这种自嗨作为硬性标准考试,那大约是 ...
肯定可以用来判断啊
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就是定义
发现他多次高估自己的能力,
就能判断他自负
但是不需要发现他听不进别人意见来判断他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