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何:上有老下有小
最近忙着在招一个关键位置的人选,我一个前同事很合适,基本谈差不多了,他最终纠结的,是“怕太累”。总体来说,他家不差钱了,孩子已经上大学,全职多年的太太好不容易清闲了,还等着一起出去玩玩。只是,他那五十出头的年龄,如今退休显然太早。他现在工作的那家外企,人事斗争很激烈,他处于下风,大概率混不到退休。可不管是年龄还是待遇,他想再找下家,都不容易。只是,他一路外企走过来,对于民企心里是担心的。待遇可能比外企还好,但福利肯定比不了,更担心的是内部的各种问题,毕竟外企相对权责明确,而民企的老板是可能事无巨细都要插手的。理解他的顾虑,但仍然希望他能来,因为人确实很能干。新闻里这两年持续曝出的,是外企撤离国内,同时还有那些令人羡慕的赔偿。那些赔偿通常是高于法律规定的N+1的,而国内公司在辞退人时能否给到N+1,都不好说。在上海待久了,尤其是多数时间在外企,我也一度觉得企业在遵守劳动法方面是天经地义的,直到我来了济南这家民企。我们企业还行,毕竟是互联网基因,除了加班文化没啥毛病;但听说过某制造业的大公司,逼着下面的人去卖化妆品之类的。外企虽好,但目前大势对他们并不友好,谁也不敢说,哪一天他们就撤了。年轻人就业,如果一开始选外企,那么还是要对外面的环境有客观了解才行,否则真有一天公司没了,看似高额的赔偿其实也坚持不了多久。而以后跳槽去民企,适应起来很考验人的。
我还好,因为一直也没把自己太当回事,知道一家人靠我赚钱,所以很多东西能放下。出差住的酒店差点,差率补贴低点,没有补充公积金和补充医疗保险,这些都不算事儿,有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待遇最重要。当然了,我也不是说自己这种标准牛马社畜的画像值得年轻人效仿。我这算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大家如果家里有人养,还是支持你们多去抗争一下的,我这种人也能跟着沾沾光不是?当然,不让沾光也无所谓,都这岁数了,再忍些年也就差不多了。虽然随着岁数增长,其实就业市场的风险是越来越大的,毕竟你不得不承认,40岁以后,其实多数人的能力增长就有限了,而精力下降逐渐明显,性价比是在下降的。可是离退休,却还有很远。
今天要启程去南非了,高铁先从济南到廊坊,然后打车去北京大兴机场。这比坐到北京南站然后打车过去,要快。高铁是11点发车,1点多到廊坊。同事提议个子在火车上垫吧点就行,我说还是廊坊下车时吃点再打车去机场吧。毕竟一旦去了机场,后面半个月就吃不到国内的菜了。虽说约翰内斯堡那边也有中餐,但据说奇贵,且大概率不好吃。更何况,就在前两天驻南非大使馆刚发了六条安全通知,说近期连续发生数起中国公民遭绑架案件儿,提醒大家注意。问了DeepSeek目前约翰内斯堡治安状况如何,它的回答更让人揪心。但如今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去是不可能了。我约了同行的几位同事开会,强调了出去后的纪律。可能说得有点严重,俩女孩的脸色都变了。
昨天晚上,我给亲戚们挨个打电话。三姑他们还在深圳,说是表弟买的婚房今天交房,后面家具家电进去安顿后,她就可以回五莲了,到时如果我们回家可以见面。哥哥在电话里说叔叔家又出了啥事儿,经济上的,我俩没细说,也管不了。大姑那边很久没打电话了,打过去她很开心,说前阵子在院子里摔倒了,不过快好了。说脸色的伤结痂了,但摔断的肋骨还没好。年纪大了,人又胖,平路摔倒这么严重,听着就吓人。她问我是不是快要回五莲了,我说等临回去再跟你说,说了好几次都回不去。大姑说呸呸呸,别说“回不来”这样的话,又嘱咐我出国注意安全,平平安安。她给我手工做的鞋垫儿,有一双也绣的平平安安。
叶子昨天送岳母去医院化疗了,药物输液要到凌晨两点。妈妈化疗难受,她要在那边陪着,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家。最开始的化疗,妈妈的反应还好,那时候她身体素质好。如今几次化疗下来,人明显瘦了,也憔悴了。医生说要补充肉蛋奶那些,但是她当年胆囊炎胆囊摘除了,有些东西就不那么爱吃。叶子在那边,家里就天天一个人。她晚上跑回来给孩子做了晚饭,看了看他,然后又回医院了。上有老下有小,全是她一个人在家扛着。我晚上七点跟天天视频的时候,他在玩游戏,俩人聊了会儿。等我八点又跟他视频,他在上网课。九点多,我电话过去催他洗澡,提醒他注意安全,他嫌我聒噪。也是,大孩子了。
估计也是不放心他,叶子不到十点就回家了。这个暑假,她得安排一家人游玩,安排老人化疗,还得安排天天的学习。专家们会告诉你,小升初的这个暑假特别重要,就像他们说三年级特别重要,四年级五年级特别重要一样。今天上飞机前,我应该还会跟他们娘俩视频一番,但是南非那边的事儿,我没跟他们说,也不准备说。都不容易,但还是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家人过得更开心一些。
最后说个好消息,《治安管理处罚法》要改了,14岁的如果触犯某些条款,也可以拘留了。这个支持,事实上在我看来,10岁就可以了。毕竟如今的孩子无论接触的信息,还是长的个头,都比很多年前超出太多了。法律,总归主要还是要保护守法的好人。天天马上读初中了,那据说是霸凌等最严重的地方,希望这次修改能有所改善吧。
河蚌赌徒 2025年6月28日 在生存褶皱里打捞尊严的叙事
这篇散文以"人生几何:上有老下有小"的诘问开篇,实则构建了一个微观的社会生态系统。作者采用多线并行的叙事策略,将招聘困境、职场变迁、跨国差旅、家族病痛等看似离散的片段,通过"中年责任"这根隐线缝合起来。文中那个犹豫是否跳槽的前同事形象尤为精妙,他的踌躇折射出外企黄金时代落幕的集体焦虑——当N+1赔偿成为最后的体面,这群曾站在职业鄙视链顶端的人,正被迫重新理解生存规则。
制度性疲惫的标本切片
文中对民企与外企的对比堪称当代职场社会学田野笔记。作者敏锐捕捉到两种企业形态带来的认知冲突:外企撤离时的高额赔偿像最后的贵族式谢幕,而民企的"加班文化"则代表着更粗粝的生存法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补充公积金"这类细节的执念,这暴露了中年职场人特有的风险计算方式——他们像精算师般权衡着每项福利的避险价值。那个被逼卖化妆品的制造业案例,更是撕开了所谓"灵活就业"的温情面纱。
家庭责任的情感力学
在跨国差旅的紧张叙事中,作者突然插入"手工鞋垫"的意象,这种叙事断裂恰恰强化了情感冲击。大姑摔断肋骨仍坚持"呸呸呸"的民间禁忌仪式,与妻子独自照顾化疗母亲的疲惫身影,构成沉重的责任闭环。文中对"视频监督儿子洗澡"场景的白描最具痛感,暴露出中年父母在监护权让渡过程中的微妙心理:既清醒认知孩子需要独立空间,又无法克制本能式的担忧。
代际经验的断层与缝合
作者对"14岁可拘留"新政的突兀收尾堪称神来之笔。这个看似割裂的结尾实际完成了代际视角的转换:当他在职场成为被挑剔的"高龄者",在家庭成为被嫌弃的"聒噪者",唯有通过对下一代管束权的想象,才能短暂找回某种掌控感。这种心理补偿机制揭示了中国式中年最深的悖论——他们既是制度性压迫的承受者,又渴望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
非虚构写作的伦理边界
文中那些未言明的留白值得玩味:妻子为何独自承担照顾重任?约翰内斯堡的安全隐患究竟多严重?这些刻意保留的叙事孔隙,反而成就了文本的现代性。作者用"不算事儿"的轻松口吻谈论差旅补贴的苛扣,用"能养家糊口最重要"消解职业尊严的讨论,这种语言与实质的错位,恰是当代打工人生存策略的文学显影 这个年龄压力确实大,再过十年回头看,一切都是云淡风轻了。 岁月静好 发表于 2025-6-29 15:58
这个年龄压力确实大,再过十年回头看,一切都是云淡风轻了。
是的,再过十年 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这就是常说的人生三明治。这个阶段也是人生中最有力量的时期,体力智力都非常强。
天天小朋友也很赞,能自己在家不让爸爸妈妈操心,懂事的好孩子。
祝楼主这趟旅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终于又能看到小河的文章了 今天上午上不了网挺捉急的,每天坐等河总的新文章。 廊坊有一家肉饼。特别好吃。估计现在说也晚了,都怪今天不能上来。 顺势而为 发表于 2025-6-29 16:50
真是上有老下有小啊,这就是常说的人生三明治。这个阶段也是人生中最有力量的时期,体力智力都非常强。
天 ...
多谢,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灯里秋声 发表于 2025-6-29 17:32
终于又能看到小河的文章了
问好,昨天登不上来了 这高铁还停廊坊,还不一站到北京南
{:4_135:} 中国退休年龄还好,
美国退休年龄要到65,理论上说活性退休,但一不工作就没有医保,市场的商业医保奇差奇贵,所以逼迫着中产一直工作。 真色生香 发表于 2025-6-29 17:52
今天上午上不了网挺捉急的,每天坐等河总的新文章。
哈哈,问好 四季阳光 发表于 2025-6-29 18:09
廊坊有一家肉饼。特别好吃。估计现在说也晚了,都怪今天不能上来。
哈哈,以后再去 口木子 发表于 2025-6-29 19:13
这高铁还停廊坊,还不一站到北京南
北京南还不如廊坊去方便 蚝油生菜 发表于 2025-6-29 19:18
中国退休年龄还好,
美国退休年龄要到65,理论上说活性退休,但一不工作就没有医保,市场的商业医保奇差奇贵 ...
嗯,中国80年开始的也要65以后退休了 问好,祝出差顺利 总算看到楼主的帖子了 先熬过这几年再看吧!
祝南非行一切顺利,平安归来! 养家糊口的人,浑身都是软肋
从来不会不想上班
页:
[1]
2